黄国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三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我委高度重视,会同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市科技工业信息化局、市商务局、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三亚海关等会办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聚焦“两大战略”,推动南繁种业和深海科技发展。
一是加快“南繁硅谷”建设。聚焦“种源+种业+种市”,打造“种子科技创新策源地、南繁产业发展新高地”,积极引育国内外种业链主企业,引进中种集团所属关联企业荃银五星和新疆农乐丰,加大园区种业企业孵化培育力度。目前,三亚已落地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0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设立10个院士工作站。集聚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的南繁产业及其关联企业有2800余家,涉南繁种业经营主体收入总额突破100亿元。截至5月,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内各南繁单位承担省级以上南繁领域科技项目441项,自主立项南繁领域项目307项,南繁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登记215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5亿元。二是推进深海科技产业建链强链。依托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海南省海洋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建设项目等重大项目引领带动,招引一批海洋装备制造、深海科技服务企业落地园区,开辟“以场带产、深海智造”新赛道。结合已落地深海高端装备企业上下游需求,持续开展产业链招商,打造深海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做好生产和服务产业协同,打造良好产业生态。截至一季度,已有1206家涉海产业企业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聚集。
二、培育消费新业态,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核心区。
一是加快文旅消费融合。三亚国际免税城于2025年3月正式获批国家4A旅游景区,成为全球首个以“免税商业”为核心载体打造的高等级景区;全力推进三亚国际免税城三期太古里、超级万象城、宽窄巷子海棠故事等文旅综合体项目建设。二是做强现代商贸产业。三亚中央商务区率先完成三亚首笔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三亚B保跨境电商首单出关,落地海南首单大宗商品掉期清算业务。冷链配送仓储等现代物流逐步建设,国际大宗商品贸易海外仓等现代贸易不断做强,英特尔、方大等知名企业先后落户,获批海南“千亿级现代商贸产业集群”。三是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三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数字经济发展支持政策,先后发布了两批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清单,涵盖了视频一张网、一网统管、城市安全底座、信息底座和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改造,以及智慧交通、智慧林业、智慧水务等多个领域,带动了更多数字经济头部企业落户投产,促进了高质量产业资源集聚,实现招商模式从“政府给优惠”向“政府给机会”的转变。截至5月,三亚数字经济产业园在册企业数累计2508家,其中数字经济类企业占比92.0%,带动就业人数共8038人。
三、强化创新驱动,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一是以数赋能高质量发展。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构建了以先进计算中心和海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超算集群的统一底座,利用海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和先进计算中心联网融合组成的超算算力集群,并通过园区自建高速主干网络,为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华大基因、上海交大、三亚海洋实验室等共计40家园区企事业单位提供算力资源服务,截至5月,超算平台累计受理2013万份超算作业。二是设立产业基金推动产业升级。设立三亚高质量产业发展基金,基金遵循“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原则,促进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四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补链延链、优化升级,百亿母基金初步设置了四个拟投方向、每个方向将设置不同子基金,母基金将联动不同层级基金形成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逐步形成3000亿元的产业投资规模。三是积极打造科普教育基地。目前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已认定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所,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1所。以线上科普专栏为科普人员汇聚阵地,面向相关科研单位招募南繁农业、深海科技、生命科学等专业知识领域人员,打造科普up主品牌,促进区域内科研单位、科研工作者、科普资源有序流动。四是高质量展会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举办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海南自贸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论坛暨深海技术创新大会等与本地特色优势产业紧密相关的会展活动,基本形成“以产兴会、以会促产、产会一体”的新发展格局。亚洲种子大会等活动相继落地,每年举办千人以上规模会议超70场,会展业综合收入超90亿元。
四、用好自贸港政策红利,持续推进改革开放。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三亚颁布全省首个营商领域地方政府规章《三亚市优化营商环境规定》,迭代出台《三亚市2025年冲刺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推动297项涉及社会高频事项办结时限整体缩减31.5%。精简审批材料,优化审批流程,从被动管理转向了主动服务,目前29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落地见效,与27个城市实现“跨区域通办”事项831项。二是加密国际航线。作为海南自贸港的重要门户城市,近期,开通三亚-胡志明、三亚-阿斯塔纳、三亚-首尔等国际航线,已累计开通33条国际航线,初步形成“通达亚欧、辐射全球”的航空网络体系,密集的航线网络将增强三亚与世界的互联互通。三是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三亚经济圈锚定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和自由贸易港科创高地目标,加快推动规划共编、设施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创、环境共建、成果共享。其中,三亚经济圈在招商引资、旅游营销等领域建立“一起走出去”常态化机制;举办三亚经济圈热带雨林挑战赛;三亚至乐东旅游铁路开通运营;G98环岛高速公路大三亚段扩容工程、G225乐东至三亚段改扩建工程“五网合一”示范段等项目开工;赤田水库跨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五、用好免签政策,深化港澳与境外地区交流合作。
一是加强与港澳地区交流合作。制定《三亚市支持招徕经港澳旅游团和便携入境游客外币兑换等实施细则》《三亚市支持招徕经港澳及其他区域入境旅游团奖励实施细则》,激励旅行社招徕经港澳及其他区域入境的旅游团,进一步促进我市境外旅游消费,招商引资具有境外旅游业务的公司来三亚注册或设立分公司。持续深耕香港市场,常态化开展旅游营销推广,已开通一周11班“三亚-香港”航线。今年3月,三亚旅游发展局赴港拜访多家重点旅游机构与企业,就航线开通、资源互通、宣传合作等议题达成共识,进一步夯实两地旅游与教育合作基础。二是提升旅游业国际化水平。提升网络通信便利化,安排三大运营商入驻国际到达口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为境外游客提供电话卡办理便利途径。全面提升三亚机场、港口、车站的通关能力和效率,进行国际化改造,如增加外币兑换点、增设国际服务窗口、多语言导览服务。开发建设“三亚放心游”平台多语种版块,让入境游客知晓“先行赔付”制度,通过平台公开旅游相关信息,增强透明度和信任度。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提高支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完善多语种城市标识系统和旅游标志导览系统,增设多语种导游服务。
下一步,三亚将锚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系统统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五向图强”,打造支撑产业不断升级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力建设世界知名宜居宜游宜业热带滨海城市,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贡献三亚智慧与力量。
感谢您对我市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三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7月15日
(此件主动公开)
联系人:黄鹏锦,联系电话:88215496